
问:你见过哪些奇怪的论文题目?
- 答:终于等到了答辩的森销日子,导师及各位大佬听了我的答辩后没问我问题。我从每个人的眼睛中都看到了同情和不忍,于是我很顺利的通过了。快到不可思议,快到我没有时间去穿毕业留念脊袭的衣樱春兄服,收拾完资料回头发现老师们已经去喝伏特加去庆祝了。留下我一人拿着价值200欧元的资料在风中凌乱。
- 答:我本科是新闻学,我记得我们报论文题目的时候,一个同学的论文题目是《婚礼流程的研究》。
- 答:《八谈穗角茴香对卤鸡挥发性风味的影响极其作用机制》这是一篇有味道的论文,洋橡仔洋洒洒8万余字的含如卜博士论文,曾红遍 ,虽然人们的对此的观点各有不同,但不得不说这是多么严谨and令人感动的吃货态度。
- 答:论唐代丛伏芹驴的管理与使用,本来以为是有人搞怪,我就立即去网上搜索后,买来看了。是个十分严肃却又有趣的论文。而我可能上了个假研究生,怎么就没能找到这么有趣的话题渗毕厅蔽。没有调侃学术的意思哈。只是我一个搞翻译的,看到这样的论文难免眼前一亮,觉得很有趣。
- 答:我们论文是自己先选题目,有的蠢春题目差别很小,就差一个盯岩词。我一个室友的论文,经过老师的指导,熬夜的写,最后查重也过了,结果发现论文题目和另一个同学的带则耐刚好写反了。
- 答:论文的题目叫做a few goodmen。此论文唯一的目的就是讨论同姓氏的经济学家一起祥档发论文的现象。他们声称在过去最多谨老乱有三位同姓氏的经济学家一起发论文。这四个人中任意两含伍人彼此之间没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并且不来自相同的研究机构。
- 答:《关于屁的社会学研究》,古人云:屁乃腹中之气,岂有不放之理。这篇论文虽然口拿州大味有点重,不过作者的学术态度消竖还是值得肯定的,所以这迹高篇论文最后被评审老师评为优秀也是有理有据。瞬间觉得“关我屁事”这句话不再显着那么粗俗,反而充满了浓浓的学术气息。
- 答:《对一泡屎的孙穗深仔凯洞入分析》这是一篇来自PLOS杂志上传染病学的论文,如果你觉得上一篇国内仁兄写的关于屁的论文口味有点重,那么这篇学术论文绝对称得上是重口之念枯王了。这个团队为了研究寄生虫在粑粑中的分布情况,以及怎么保存粑粑才能让里面里面的虫卵死得那么快,于是就跑到了非洲某个村子,找了100多个当地人让它们都拉粑粑。
问:数学小论文100字左右
- 答:uqag wSUIAS
- 答:急!!!!!!!!!!!!!!!!!!!!!!!!
- 答:自已跟据平常的数学题,怎么想的,解的,写上去就行了。
- 答:数学的色彩
清晨,鲜红的太阳露出半个笑脸,和谐的阳光洒满人颤旦仿间,我的心情真是好极了。突然接到爷爷的电话,叫我巧算九块五加九十九块五,我马上告诉爷爷:九加九十九,再加一,不就等于一百零九吗?爷爷说我的算法还不算巧,如果凑整减零头就好算得多。我马上打断爷爷的话,告诉他:10+100-1=109(元)。这时爷爷夸我,说我还算灵巧。这是早晨的数学题,我把数学定为红色。
上午,爸爸从银行交完电费回来,叫我计算电费。用电量是从1079-1279(度),每度电单价是0.38元,我用心算整好200度,我把单价变为分数是38/100,列式:200×(38/100),先约分再乘,等于76元。爸爸说没错,和电脑算得一样。我很得意,这时已近中午,我把数学定为黄色。
下午,我和妹妹在家里切西瓜,把半个西瓜再均匀地切两刀,其中的两份就是2/3,我问妹妹这两份是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妹妹开学才上一年级,当然不会算,我告诉她把西瓜整体看作1,第茄纤一分率是1/2,它的分率是2/3,相乘的结果就是这两份是整个西瓜的2/6,约分后就是1/3。这时我想爷爷曾说七色阳光为白色,那么,这个数学就定为白色吧。
夜晚在蓝色的星空下,我和妈妈在一起看电视,我怎么也弄不懂考古学家是怎样从腿骨的化石推算出大艾尔恐龙的身高呢?妈妈说这蓝色的数学等你长大了,本事大了自然就会了。
生活中的数学简直是太多了,真是绚丽多彩,它随时在你身边出现。我爱数学,迟侍我要学好数学。 - 答:自己想啦,养成坏习惯。
- 答:每一天请问会更加快乐的三名不过很贵很贵派差看见看见了尽快回国科技化股份的控股科技尘前皮计划科科技会议派我悔正去恩明白不vb此次支持下你不介意不和你让你房价会打飞机那几年房价会。
问:求有关有趣的数字的小论文!(小学一年级家长作业)
- 答: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简指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这就要先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起他们的惊奇感。这种情感越能抓住学生的心,他们就越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这就需要我们要善于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他们对于学习内容的好奇感,从而神情专注、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例如果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我说:“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开展计算比赛,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接着我出示了如下题目:3+3+3,7+7+7+7+7,8+8+8+8……+8(100个8)。看了题目以后,小朋友们马上投入到紧张的计算比赛中去,正在兴致勃勃的卜咐坦把数字一个一个的加,我却立即说出了得数。小朋友们一个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觉得很奇怪。这时我说:”其实,老师做加法的本领并不比你们强,只是我掌握了一种新的运算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以后,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加法时,速度就会快多了。这种运算叫乘法,你们想学吗?“正是这一举措,展示了乘法这一教学内容的内在魅力和巨大作用,无疑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了,从而诱发了学型桐生急切学习乘法的需要和强烈的学习兴趣。